創意教學系列3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作者:楊田林2008.12.19




難得開車接老婆下班,她在台北西湖國小教二年級。


一上車,她說要到郵局買信封郵票,我說:家中不是還有嗎?


  她說:國語課本有「小雨蛙等信」單元, 她要讓小朋友親自寫一封信。


  這引起我很大的好奇,就把老婆大人老師一連串的教學過程記錄如 下:


        這課單元大意是:小雨蛙很羨慕別人都有信,小樹蛙知道了, 就寫了一封信給他,收到信後,小雨蛙跟小樹蛙都很高興。


        國語課的基本教學包括:生字、新詞、部首筆畫、查字典、 解釋名詞,朗讀課文,課文欣賞深究….


        除此之外,老師也介紹信件格式,寫信的禮節, 還讓學生找自己最喜歡的同學兩兩一組,互相寫信給對方。 二年級的孩子認識的生字不多,怕地址寫錯, 還特地列印放大每個人的姓名地址,讓孩子抄寫, 老師再三核對以免郵差無法投遞。寫好後再帶孩子去郵筒投遞信件。


        收到同學寄來的信件,每個人都很興奮。老師還讓學生上台朗讀, 發表收信心得。


        美國教育學者---克柏屈(W.H.KIRKPATRICK)有 個理論「同時學習原則」,主張教學要有三個目標:


1.主學習


2.副學習


3.輔學習


        以「小與蛙等信」這個單元而言:


「主學習」就是主要教學目標,教有關語文的相關知識,生字、 新詞、解釋名詞、造詞、造句、寫文章…..


「副學習」就是因主學習而產生的附帶常識,背景知識…


知道寫信的格式,如何寄信,郵票價格, 甚至學習雨蛙與樹蛙的分辨…都屬於「副學習」範疇。


「輔學習」就是有關精神目標,觀念,態度,情意培養…


讓學生互相寫信,除了學到寫信禮節,也學到同學之間的友情, 朗讀後彼此發表心得,更是一種情意教學的陶冶。


西湖國小有的老師讓學生寫信給父母親,父母收到後很感動, 甚至落淚,這就是親情孝順的「輔學習」。


       一般的教學都偏重「主學習」的教學,缺少副學習與輔學習, 因此學生學習興趣不高,學習效果比較不好。


       楊士比亞曰:感官應用越多,學習效果越好!


        記得多年前老婆也是教二年級,自然課有個單元是「雞」, 西湖國小有位老師親自開車到宜蘭買剛孵出的小雞十隻, 放在紙箱裡,輪流養在各班教室,還點上電燈泡,怕小雞受凍。 小朋友每天觀察記錄小雞的成長,培養了很好的感情。


        老婆說:有一次小雞在睡覺,小朋友下課時都互相提醒不要說話, 怕吵到小雞的睡眠,小朋友躡手躡腳離開教室跟小雞睡覺模樣, 在昏黃燈泡下互相輝映甚是可愛。我聽了很感動, 覺得這是很好的生命教育。


        我們常說:教學是良心事業。


  一個小單元,可以簡單教完帶過,也可以做到鉅細靡遺。 這端看老師對教學品質的看待。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柯南阿信的歡樂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